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古典音樂表演在港能否產業化?

容志偉

2012年8月14日 信報 經管錦言 B13版

合唱團能否上市集資?當然沒有人會認真的去答這條問題,因為全世界只有不太多的全職合唱團,而它們能夠自負盈虧已經是非常成功,要它們有足夠盈利以符合上市的條件,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這條問題只是和香港部份合唱團負責人閒談中創新但沒有可能的話題,但某程度上也其實反映了在香港營運一個成功而專業的藝術團體非常不容易。

讀者如果曾經在其他國際大都會如紐約或倫敦生活,無論是公幹或旅遊,都會知道當地的古典音樂表演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產業,音樂人可以只需表演便足夠應付生活,可以專心表演。

香港除了少數由政府直接支持的音樂藝術團體,如香港管絃樂團、香港中樂團等外,其實沒有真正能夠做到自負盈虧及有盈餘可作持續發展的職業團體。沒有這類團體, 便沒有可能將藝術表演變成產業。這個也正是為何香港在文化藝術方面遠遠落後其他國際大都會的主因。

非牟利計劃才獲資助

政府經常說有了西九文化區後,這方面便可以改善。但真正能影響藝術團體是否成功並不是硬件,而是軟件,包括觀眾,可讓團體持續發展的收入和人才。

首先,在香港的基本觀眾其實並不足夠,對古典音樂表演有興趣的市民仍佔非常少數。為何呢?已故流行歌手黃家駒先生曾經說過「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而這句話其實也某程度上適用於古典音樂表演。

男高音在籌款節目唱爆玻璃杯,市民會說「勁」,同樣的男高音在文化中心演唱歌劇卻只有少數觀眾會欣賞。A Cappella (無陪奏合唱,即所有合唱配樂也是由人聲模仿) 在香港的興起,也曾經讓音樂人寄望可以憑A Cappella將音樂表演轉成一種產業。

在可讓團體持續發展的收入方面,在產業未能成形前,團體必須有足夠的資助及支援才能持續發展。雖然藝術發展局有提供資助,但提供的金額及所需條件卻有不少的改善空間。以音樂方面的資助為例,2011年1月至6月所提供給所有20個獲批團體個別計劃的資助總額只是115萬,即每個團體平均只獲大約5萬元。即使再加上其他資助計劃(如一年/兩年資助計劃)的一二百萬,是否足夠呢?但更重要的是其資助條件:獲批的計劃是「必須不可以牟利」。

因此,基於這個資助條件,音樂團體每次獲資助的演出,肯定不可以有盈利,但其他收入,如門票銷售跟原先預計的有所出入時,負責人更要自掏腰包來填數。那麼,團體怎讓可以持續發展呢?

雖然資助是來自公帑,而政府也不應該用公帑來幫某部分人賺錢,但「必須不可以牟利」肯定是其中一個原因使古典音樂表演未能成為產業。

政府其實可以將資助的條件轉成不以單一項目計,而是以多個項目計算,讓賺錢的項目補貼表現不好的項目。即使最後幸運地所有項目完成時有盈餘,只要確保盈餘不會被私有化,是否可以讓團體保留盈餘用來支持將來的項目呢?

同時,為鼓勵商界支持,政府也可以提供一對一的資助,即若團體獲得商界的捐助或贊助,政府會提供一對一的資助。當然,這種資助是有上限的。但同時,這種資助不必受「必須不可以牟利」的條件所限制。

人才不乏 只欠觀眾

在人才方面,香港並不是沒有人才,而只是沒有足夠的演出機會。以古典合唱為例,雖然在香港有很多業餘,只是由一批朋友組成,目的只是聯誼,也不太重視音樂質素的合唱團,但也有不少非常專業的合唱團和組合。他們所舉行的音樂會更是有國際級的水準,例如:正在舉行的香港聲蜚合唱節,以及將於9月舉行的對弦音樂節2012等。

負責這兩個音樂節的兩位負責人都是專業的香港本地古典音樂家,對音樂要求非常嚴格,雖然大部分團員都是以兼職形式參與,但他們的歌唱水準肯定達國際級數。

由於觀眾群未能成形,而政府的資助也只是杯水車薪,古典音樂表演在香港始終未能成為產業,以致有很多有心音樂人都只夠以兼職形式參予,有些更為了生活而要離開。

除了寄望政府可以加強支持及資助外,如果商界朋友可以贊助多一些本地的古典音樂表演,也肯定對古典音樂表演產業化有很大的幫助。即使未能資助,商界朋友也可以購票入場,欣賞專業的古典音樂,以示支持。難道你只是想看男高音唱爆玻璃杯?

香港科技大學MBA校友會


Hit Counter

沒有留言: